深圳40年
滄海桑田
我們感嘆它的奇跡
在奮斗前行的時候
卻有一批攝影工作者
用苦行僧的方式
承擔了紀錄深圳歷史的責任
甲骨文傳媒
作為深圳歷史的紀錄者
特別策劃了《鵬城史記》系列
將隆重推出一批從未公開的歷史老照片
給深圳市民呈上一個
歷史文化饕餮盛宴
同時
向默默紀錄深圳城市歷史的攝影工作者
致敬
“深圳原本是個小漁村……”
官方媒體、專家學者、官方文書、學術文章都有過類似這樣的表達,
甚至很多深圳本地媒體都以“小漁村”開啟通篇的敘述。
·《深圳:小漁村創造大奇跡》——人民日報海外版
·《深圳:小漁村建成現代大都市》——中國日報
·《外媒:揭秘小漁村深圳如何“蝶變”創新之都》——環球網
·《1988年深圳,曾經的小漁村已翻天覆地!》——騰訊網
·《直擊45年前的深圳:破舊、荒涼的小漁村》——搜狐焦點
·《由小漁村發展起來的深圳……》——新浪新聞中心
·《深圳特區39歲生日快樂 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,深圳的發展舉世矚目》——深港在線
·《港澳臺同胞睹證30年——深圳:小漁村締造大事跡》——深圳新聞網
……
改革開放讓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
但改革開放前的深圳,真的是那個傳說中的“小漁村”嗎?
早在60年代初的寶安縣就已經有了耳熟能詳的“十大建筑”,
包括新安酒家、深圳劇院、華僑大廈、新華書店、工人文化宮、深圳水庫等等,
深圳當時的火車站已經有了貴賓室!
改革開放前,深圳餐飲業最輝煌的要數1961年開業的新安酒家。
寶安縣在明清兩代曾稱新安縣,因此酒家取名“新安”。
新安酒家于1958年奠基,時任廣東省第一書記陶鑄親自揮鍬奠基。
1962年2月12日,深圳新安酒家,堂皇富麗,可容納800人同時進餐。
1961年大年初一,葉劍英元帥親自蒞臨開業剪彩,
從此,新安酒家成為了深圳第一家國有餐飲企業。
自那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,擺酒設宴,
老深圳人首選新安酒家,在這里請客是倍兒有面子的事。
許多老深圳人還記得,深圳旅店、僑社、東門旅店是以前深圳為數不多的幾家旅店。
1964年5月25日,深圳火車站周邊。
僑社當時以接待華僑、港澳同胞、外籍華人等為主,
我們甚至能夠想象鼎盛時期,這里的喧鬧與繁華。
| 深圳戲院 |
深圳戲院是深圳地區最早的劇場,始建于1958年,
當時的文藝表演、大型會議、電影招待會等活動大多都在這里舉辦。
1962年2月12日,深圳戲院。
這里既放映普通電影和寬屏幕電影,也可以出演戲劇,
很多華僑和香港同胞都來這里一飽眼福。
60年代的深圳戲院,可是有空調的,你還認為這里是“小漁村”?
1964年5月25日,深圳戲院正在上映《小兵張嘎》等劇目。
上世紀50年代末期,新安酒家、僑社和戲院被譽為“邊城三大建筑”。
華僑大廈,地處羅湖區和平路,緊鄰羅湖口岸、火車站。
1962年2月9日,深圳華僑大廈開幕,貴賓絡繹到達現場。
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,華僑大廈是深圳當時最高、最豪華的建筑之一。
1964年5月25日,深圳華僑大廈。
華僑大廈內設有旅社、餐廳、服務等部門,
主要服務于華僑和港澳同胞,另外還代辦旅行、回鄉事務。
“冇水啦!”“冇水啦!”
現在的年輕人也許并不知道,三面環海的香港,
曾經受著淡水奇缺之苦。
1959年2月,
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與港澳知名人士議定由寶安縣建設水庫,
向香港提供淡水。
1962年2月22日,梧桐山下的深圳水庫。
深圳水庫工程陣容強大,其中包括全縣13個人民公社的2萬多名社員,
解放軍也派出一個團參加這次大建設。
1959年11月15日,深圳水庫修建工程正式動工。
當時最多的一天有近4萬人同時施工,平時工地上也有1萬多人。
1964年5月25日,深圳水庫一角。這里既是水庫,又是美麗的人工湖,可以灌溉,也為香港居民提供不絕的水源。
工程僅歷時99天,也就是到了1960年3月初,
深圳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宣告建成,人稱“百日堤壩”。
深圳水庫建成后,積水面積60平方公里,庫容量達到4500萬立方米,
是當年寶安十大水庫建設中工程量最大的水庫。從此,一座水庫,連結著深港兩座城市。
事實證明,在上世紀60年代,
朱德、陳毅、賀龍等國家領導人都來過深圳,
還有中央歌劇院、中央音樂團、舞蹈團等藝術單位,都曾來深圳演出,
無論是政治還是文化層面,
深圳當時都是中國南方非常有影響的一個地方。
1964年5月25日,深圳建設路,由火車站直通寶安縣城。
說改革開放前是個小漁村,其實是個誤傳。
怎么樣,是不是刷新了你的認知?
本文特別感謝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王新源先生的大力支持!
大公報,清光緒三十六年六月十一日(圖片來源于網絡)
1902年,《大公報》在天津創辦,
它是中國發行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,
也是1949年以前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之一。
1966年9月10日,大陸版停刊。
香港版出版至今。
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| 供圖
沈迎彥 | 策劃
尹麗斯 | 編輯
甲骨文傳媒
宣傳推廣綜合方案解決商
您創造歷史,我們記錄歷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