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城市影像記錄
    航拍道路攝影建筑攝影水務攝影城市攝影影像博物館
    《鵬城史記》⑨:深圳,不相信命運!

    微信圖片_20200716143446.gif

    深圳40年

    滄海桑田

     

    我們感嘆它的奇跡

    在奮斗前行的時候

    卻有一批攝影工作者

    用苦行僧的方式

    承擔了紀錄深圳歷史的責任


    甲骨文傳媒

    作為深圳歷史的紀錄者

    特別策劃了《鵬城史記》系列


    微信圖片_20200716143442.gif


    將隆重推出一批從未公開的歷史老照片

    給深圳市民呈上一個

    歷史文化饕餮盛宴


    同時

    向默默紀錄深圳城市歷史的攝影工作者

    致敬

     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Preface

    梁兆松

    翻開梁兆松的個人簡介,像是打開了深圳文體藝術事業發展史的前幾頁:

    深圳第一個游泳池、第一所少兒業余藝術學校、第一批英語學員、第一批大學畢業生、第一個藝術團……

    帶我們領略“開荒年代”人們對文體藝術的探索之路。


    1594869454541684.jpg

    梁兆松,深圳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首屆畢業生,1990年深圳大學研究生,1992年日本京都大學研究生,

    作家、國家一級編劇,曾任深圳市作家協會秘書長、深圳市文聯辦公室副主任。

     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 

    NO.1

    深圳第一個

    游泳池

    游泳池建于1964年,由上千名工人合力在工人文化宮內挖了長50米、寬25米的“大坑”,

    在坑內注入附近的魚塘水便成了寶安縣(深圳市的前身)的第一個游泳池。

     

    1594869518828576.jpg

     

    1974年的工人文化宮游泳池

      

    3.1977文化宮游泳培訓課,梁兆松擔任游泳教練.jpg 

    1977年,工人文化宮舉辦游泳培訓課,梁兆松擔任游泳教練。

     

    梁兆松曾在這當過救生員和游泳教練,當時他組織了不少游泳比賽,其中還有和香港游泳隊的水球比賽。

     

    1594869572127610.jpg 

    1978年,深圳游泳隊同香港游泳隊在游泳池旁合影。

     

    在做救生員期間,梁兆松還有一個驚人的壯舉:只身獨闖市委書記的住處!他投訴新建的化肥廠排出的污水污染泳池,要求還水清綠。

     

    市委書記不但不怪責他的唐突,還表揚了他這種負責精神。不久,市政府便撥出專款在工人文化宮修建了現代化的泳池。


    1594869597119090.jpg

    1594869597552915.jpg

    2018年,工人文化宮游泳場。

     

    1982年,深圳第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游泳場在工人文化宮建成,

    場內既有比賽池,也有練習池,還有娃娃池,池壁鑲上白色瓷片,注入清澈透明的自來水……

     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 

    NO.2

    深圳第一所

    藝術學校

     

    1972年暑假,寶安縣少兒業余藝術學校宣告成立,工人文化宮的盧錦培為首任校長。這便是深圳的第一所藝術學校。

     

    1594892491530108.jpg 

    藝校第一批女學生

     

    1594892500175569.jpg 

    藝校第一批男學生

     

    藝校的課程在工人文化宮開始,舞蹈班在溜冰場練功、上課,音樂班則在文化宮的小樹林里,每個人找一片樹蔭便開始了do-re-mi-fa-so……的練習。

     

    梁兆松曾在這里擔任揚琴老師,和學揚琴的學生們躲在工人文化宮燈光球場座位下面的小房間上課,盡管那兒冬天透風,夏天酷熱,雨天還漏水……條件艱苦卻難掩師生們對文化藝術的熱情和追求。 

    1594892521132929.jpg 

    溜冰場排練

    1594892528666476.jpg 

    芭蕾舞課上,孩子們光著腳丫練習。

     

    1973年元旦,藝校開學未到半年,就迎來了第一場公演。寶安縣總工會邀請藝校學生到工人文化宮的露天舞臺獻藝。

     

    1594892537439526.jpg 

    藝校的小樂隊

    1594892543587900.jpg 

    舞蹈《大寨亞克西》,男舞者的新疆長袍是用一條一條舊彩旗粘出來的。

     

    民樂合奏《北京有個金太陽》、現代芭蕾舞劇《紅色娘子軍》……

    目不暇接的文藝節目無不令觀眾們驚嘆,

    平時的調皮蛋不知不覺變成了吹拉彈唱的小樂手,

    那些乖乖女踮起腳尖的舞姿竟也這般優雅清麗!

     

    首演告捷,藝校聲名鵲起,成了寶安縣城一張靚麗的藝術名片。

    小演員們放學以后,跟著老師進工廠,下農村,入校園,進軍營,

    足跡遍踏南頭、西鄉、沙井、布吉……

     

    最令藝校師生興奮的是,他們開學不到一年就登上了深圳戲院的大舞臺,與寶安縣文藝宣傳隊同臺演出。


    1594892568957500.jpg 

    正在上課的藝校師生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 

    NO.3

    深圳第一批

    英語學員

     

    1979年28日上午,深圳工人文化宮一名職工在調試電視機時發現,中央電視大學開辦了一個英語課程,每天在中央電視臺播出。

     

    13.1979年香港送給深圳的26英寸彩色電視機.jpg 

    1979年香港送給深圳的26英寸彩色電視機

     

    那時候,深圳沒有報紙,沒有電臺,沒有廣告海報,也沒有招生啟示,但這條消息依然不脛而走。

    沒多久,這臺電視機就把一群有志青年聚集起來了,這就是深圳第一批英語學員。

     

    1594892603115566.jpg 

    1979年,澳洲友人Uncle Ron和英語學生們(后排右三為梁兆松)。

     

     1980年728日,深圳的18名學員全部通過了英語單科最后一輪考試,由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頒發第一批英語單科結業證書。

     

    1594892620285429.jpg 

    梁兆松的英語單科結業證書 

     

    1980年,梁兆松取得結業證書后,隨即走上電大講臺,搖身變成新一屆英語班的老師,并開始翻譯英美作家的小說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 

    NO.4

    深圳第一個

    藝術團

     

    1982年228日,當時深圳唯一的文藝團體——羅湖藝術團宣告成立,梁兆松任副團長、作曲、指揮兼演奏者。

     

    1982年,羅湖藝術團首演,梁兆松擔任樂隊指揮.jpg 

    1982年,羅湖藝術團首演,梁兆松擔任樂隊指揮。

     

    藝術團成立初期條件非常艱苦。

    排練場是文化局的露天停車場,

    舞蹈演員就在汽車的后橫杠上壓腿,在車與車的空隙間練舞,

    梁兆松和他的樂隊則在停車場的一角吹拉彈唱。

     

    1594892664200399.jpg 

    梁兆松正在演奏揚琴

     

    練習場地解決了,可經費卻還沒有著落,大伙只好自個掏腰包,把工資獎金全拿出來,化作團里的樂器、服裝、燈光、音響……

     

    1594892673125037.jpg 

    1982年,羅湖藝術團下基層演出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 

    NO.5

    深圳第一批

    大學畢業生

     

    1985年1128日,《深圳特區報》頭版有一則新聞頗引人注目,標題是《特區第一批大學生畢業》,報道寫道:“深圳特區有了自己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。”

     

    1594892696108250.jpg 

    《深圳特區報》1985年1128日頭版。據報道,當屆畢業生中,梁兆松和葉寶芳夫婦位列前三,真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夫妻。

      

     

    1982年,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宣布正式開辦漢語言文學專業,

    7月舉行入學考試,而這場考試的嚴格程度并不亞于今天的高考

    聞訊報名的“高考生”一路披荊斬棘,

    通關的則成為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深圳分校的第一批全科學員,梁兆松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   

    1594892756854309.jpg 

    1983年,梁兆松、葉寶芳夫婦正在學習,兩歲的女兒在一旁陪讀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1985年1126日,深圳廣播電視大學為畢業生舉行了首屆畢業典禮,這是特區自己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

     

    1594892766139427.jpg 

    深圳市人民政府為畢業生致賀并為優秀畢業生頒獎(左三為梁兆松)


    1594892775102579.jpg 

    1985年,特區第一批大學畢業生合影(第三排是電大校長和老師,前排左一為梁兆松)

     

     

    中文系是作家的搖籃,作為作家的新使命大概也是在此時此地向梁兆松發出了呼喚。

     

    大學期間,梁兆松召集一些志同道合者開展許多與文學有關的活動,積極向報刊投稿等等。

    藉著組織藝術團的經驗,他還發起成立了當時深圳唯一一個青年文學社

    這個文學社播下了深圳文學的種子,當中的一部分人后來成為深圳文學隊伍的中堅力量。

     

    1594892819121474.jpg 

    《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謎》,由梁兆松等人合著,于1991年由海天出版社出版。

    圖書解開了深圳建立以來短短的10年里,從貧困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的奧秘。

     

    1594892855114253.jpg 

    《青春的城市:深圳》,由梁兆松等人合著,于2008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。

    圖書講述了深圳成立以來20年里發展的故事,包括振奮人心的深圳速度、土地拍賣、股票發行……


    1594892876228713.jpg 

    梁兆松于1990年出版《旁觀者說》

    1594892890143123.jpg

    2003年出版《鑄魂》(與人合著)


    1594892929867907.jpg

    2005年出版《我的深圳故事》。

     

    回首曾經,才發現當年文體藝術活動在一片荒蕪中蟄伏的艱難與頑強,

    而正是一個個拓荒者的執著和追求,改變了最初貧瘠的文化土壤,

    改變了所謂“命運”,讓這份文藝事業生根、發芽,有了成長的條件,

    才有了今天,深圳文化體育藝術事業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。


    —·—

     

     一張照片

    一個故事

    一段記憶

    一樁歷史

    向創造深圳歷史奇跡的人們鞠躬

    向紀錄深圳歷史的人們致敬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燕子、尹麗斯 | 撰稿

    尹麗斯 | 編輯

    莊婷婷、鄧梅 | 校對

    沈迎彥 | 策劃

    薛國良、林為農、郭秉豪等 | 供圖

     

     



    上一個: 深圳40周年特別策劃 | 《鵬城史記》系列①:這些老照片你絕對沒看過!
    下一個: 《鵬城史記》系列⑧:改革開放第一個春節,深圳“國門”被擠爆了!
    20年行業經驗|城市記錄者|深圳市政府推介的著名傳媒機構
    電話:0755-2528486   傳真:0755-25783380   網址:www.304nanke.com
    郵箱:jgwwh@aliyun.com    地址: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一路博隆大廈1204
    Copyright ? 2000-2019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深圳市甲骨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
  • 成人a片